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首页  中心简介  规章制度  项目管理  联系我们  投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研究成果>>正文

藏区寺庙治安管理创新研究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1日 08:17   浏览量:[]

最终成果简介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川省公安厅于2016年5月9日发布了《关于规范藏区寺庙“一标三实”信息编制采集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这一文件再一次凸显了藏区寺庙管理是藏区社会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寺院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一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发生着变化,藏传佛教如何适应社会发展,是当前政府、佛协组织和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寺管会以及寺院面临的主要课题,社会各个层面管理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为寺院的民主管理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逐步形成新的寺院管理制度,为藏传佛教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藏区”为主题词检索出相关论文547篇,“寺庙”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到相关论文232篇,以“寺庙管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到相关期刊论文10篇,以“藏区寺庙管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没有搜索到相关论文。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寺庙发展现状,很少思考寺庙管理问题。二是立足寺庙总体进行研究,很少对藏区寺庙进行针对性研究。三是对藏区寺庙管理思考还不是很深入,与藏区特殊的地理、社会、政治等因素结合不紧密。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研究解决藏传佛教寺院制度管理问题,是一个建立和完善地方公共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系统工程,这必将对藏区的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着重大的积极作用。本课题应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体制机制,从制度上研究包括由政府部门对寺院在宏观上的外部管理和作为社会团体政策上的管理与服务、寺院自身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佛协组织与寺管会的联系协调职能的发挥等方面,为建立藏传佛教寺院制度管理的长效机制做一些思考。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探索提出有利于藏区及其寺院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相关对策。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研究加强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加强藏传佛教及其寺院的宏观管理,寺院的自身建设,藏传佛教协会和寺管会的功能完善、作用发挥等问题,探索提出有利于藏区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相关对策,正确处理当地公共部门与藏传佛教寺院的关系,充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积极作用,这必将对藏区的稳定、和谐与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一)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围绕藏传佛教寺院管理这一主题,从建立和完善对寺院管理的体制机制、健全寺院自身管理制度,加强公共部门与寺院管理等层面,对寺院管理的体制改革、寺院自身建设与发展、以寺养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社会主义和谐寺院建设的方面,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归纳,结合实际总结出对策。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我国政府有关宗教管理的基本政策为基础理论展开研究,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应用公共管理理论,通过对现有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结合事例联系实际,探讨藏传佛教及其寺院管理的对策。在分析时一是尽量注意使用最原始的资料,二是注意将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结合起来判断文献的准确性和可利用性,三是注意用互联网和电子图书馆等多种搜集文献的方法搜集资料。结合国家有关藏区的政策法律法规在藏区的实践,通过在藏区实际调研、访谈、座谈,藏传佛教寺院相关环境分析、内部因素分析等方法,对藏传佛教寺院制度管理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对策。

(二)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或对策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

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现状:藏传佛教寺院的发展概况、甘肃藏传佛教寺院制度管理的演变、寺院自身制度建设的情况。

藏传佛教寺院制度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与问题分析:国家有关宗教管理政策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启示、宗教工作方针政策和基层宗教工作的管理、寺院内部管理制度、藏传佛教协会组织和寺院管理委员会建设      

建立甘肃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长效机制基本思路、建立藏传佛教寺院管理的长效机制具体对策。

藏区寺庙是藏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符合现实需求,也满足历史规律,加强藏区寺庙创新管理是推动藏区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安全需求日益强烈背景下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群众自管自治的现实举措,对藏区长治久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看:在达赖集团近些年非暴力不合作主义运动的冲击下,藏区现存的寺庙治安管理问题矛盾尖锐,困难较多,问题突出,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的一方面是境外达赖集团意识形态领域的软性入侵,一方面是境内宗教信徒对寺庙活佛的盲目崇拜,这些隐性的潜在影响对藏区稳定产生了积蓄式的危害,对此,我们必须直面新挑战,迎接新时期新任务,探索寺庙治安管控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寺庙治安管理教育工作

1.贯彻落实寺庙政策,紧密部门配合联系。

藏区的寺庙治安管理既要遵循现行的《西藏自治区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办法》、《藏传佛教管理试行办法》等具体规定,也要坚持大的方针政策,具体来说,要坚持祖国统一的大方向不动摇,坚持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维护正常合法的宗教活动,坚持分类管理与服务并重,把握全局、形成合力、整体联动、标本兼治。应对非暴力不合作的软对抗,政府不能一味的打击打压,要揭露达赖集团这样做的实质目的是分裂国家,是在利用宗教的外衣裹挟群众,我们要做的是与分裂势力争民心,在信众众多的藏区,争取寺庙的政治立场就在很大范围内把握了民心的走向,为此,政府各部门要将中央好的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综合管理寺庙治安的能力,例如:藏区各级政府积极在寺庙组织开展以现代图书进寺庙现代知识讲座进寺庙、现代电视进寺庙为内容的现代文化“三进”寺庙活动,推进寺庙的知识教育结构现代化,深化和改进寺庙教育方式,实现寺庙由被动适应向主动适应的转变,各部门只有通力合作,达成情报信息合作网络,才能将对寺庙的管理效能最大化,避免内部力量的消极抵消,形成聚合力,推进寺庙治安管理的现代化。

2.加强寺庙法制教育,建立应急处置预案。

达赖集团注重对境内寺庙的投入就是看到了寺庙在鼓动信众上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面对这样的叵测居心,必须加强寺庙的法制教育,高度关注寺庙的教育体制,形成系统化的应急预案,做到防患未然、万无一失。纵观藏传佛教的教义,我们不难发现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都是其主线,所以,对于寺庙的治安管理必须弘扬爱国主义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其教义本身的主线、尊重宗教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弘扬正义爱国主义观念。深化和改进寺庙教育方式,实现寺庙由被动适应向主动适应转变,要把社会主义制度教育、主题活动教育、法制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和和谐文明教育作为对僧人教育的主要内容, 进一步提高僧人的政治素质、学识素质、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脑海有佛祖、心中有共产党、信仰有支撑、行动有方向、行为有法纪规范的僧人, 使寺庙成为爱国爱教、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场所。不断的增加僧尼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僧尼带领信众自觉与达赖集团划清界限,坚决抵制和反对分裂势力的渗透破坏,不参与分裂祖国的活动,不参加扰乱社会秩序的活动。

(二)夯实寺庙管理大数据基础 严格控制寺庙规模

达赖集团为了推动境内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加大了对境内寺庙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多的境外回流僧尼回到境内藏传佛教的主要寺庙,境外达赖集团对回流僧尼加以鼓吹,策划将他们包装成佛教造诣极高的活佛,重新掌控境内寺庙,以方便其对境内广大僧尼和信众的掌控,使他们成为“西藏独立”的助力器,为此,我们必须要对寺庙进行分类管控,既严格控制现有寺庙的规模,又要限制寺庙的新建,既要对已入寺僧尼严格管制,也要严格控制新入寺僧尼数量,尤其对于未成年人入寺修行要严格杜绝,避免新生力量的价值观、世界观颠倒,还要加强对财务收支情况的监督,以防寺庙经济在地方的过度膨胀带来的威胁。当然我们不能一味打压寺庙的发展,对于爱国寺庙我们还是要加强对寺庙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府对寺庙在编僧尼的公共服务水平,例如:2011年11月25日,西藏自治区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结合西藏自治区实际和僧尼特点,制定了《西藏自治区寺庙僧尼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对在编僧尼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2008—2012年期间,西藏自治区政府完成了西藏自治区核定员额内僧尼免费健康体检,为全部在编僧尼购买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这样的惠民措施对于争取最广泛的僧尼支持就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加以借鉴、宣传、推广,以此扩大寺庙依法管理的效能,推动寺庙自觉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

1.人员基础信息常态化

寺庙治安管理的一大突出问题就是僧侣信息的不完备,藏区有大量的出家僧侣,长期生活在寺庙中,这些人员信息公安机关往往难以全面掌握,在初期就是由于基础的人员信息登记制度没有被贯彻落实,不能实现对重点关注人员的及时动态掌握,也很难实现对寺庙治安管理的信息化,故首要解决的就是基础信息获取的常态化。

以格鲁派为例,其寺庙一般都有措钦、扎仓、康村、弥村这四级管理机构,其中二级部门扎仓中的“格贵”主要掌管各个扎仓僧众的名册和纪律,而“弥村”作为寺院的基层组织单位,其内部实行“格甘”责任制,这些独有的管理部门使得藏区的寺庙管理在内部来说是自由体系和系统的,基本的信息应该是相对完备的。公安机关要做的就是使这些基础人员的基本信息不断电子化、常态化,建立一个大的数据网络,但寺庙的内部管理仍需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使寺庙进一步协调和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消除不适应社会的某些功能。不同等级的寺庙部门对信息的搜集类目是不同的,容易形成繁杂混乱的数据基数,如寺院扎仓下一级的康村,则根据僧人各自的籍贯来组织、区分,却又没有明确等级,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差异还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基础工作来丰富基本信息数据需求,要在注入现代治安管理理念、重构寺庙内部治安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传统模式进行认真扬弃,保存部分原有的寺庙分工与称谓,将藏传佛教传统管理智慧和现代治安管理理论有机结合起来,服务于治安管理。

2.进出物品信息登记。

藏区寺庙治安管理的另一大难题就是进出物品的管理,由于特有的佛教信仰,虔诚的信众会对寺庙的僧侣就行供奉,僧侣也会有对信众的布施,频繁的物品更迭很容易使得寺庙的治安管理失控,尤其是藏传佛教对修行法器的高度重视,使得寺庙仍有枪支、弹药等一些了危险物品,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

实现寺庙基础物品治安管理的信息化公安机关要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将人、车、物、库等信息有效整合,实现对涉及危险物品信息的直观展示、危险物品轨迹的精确掌握、危险物品与之相关信息的印证关联、联动强制报警信息的综合呈现等动态远程监管的功能。物联网技术的关注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管理效能,极大地提高危险物品信息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安全防范能力,使公安机关对危险物品管理突破时空限制,有针对性地进行广度和深度的监管,实现对危险物品全时空、全方位、准实时的动态监控,实现有效预防危险物品灾害事故和精确打击涉危违法犯罪的目的,避免新的危险物品和反和谐物品流通于寺庙内外。同时公安机关不仅要从基础建设入手,加强科技设备的投入和引进,如在进出寺庙的重要通道进行巡逻盘查时配备危爆物品探测仪,提升危爆物品的发现、识别能力,有效遏制涉危暴恐活动的发生。

3.宗教活动信息规范化

规范化的宗教活动从传统治安管理角度来说要认真组织僧众学习有关政策法规,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明确各岗位职责,责任落实到人,使寺庙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从现代化治安管理的角度来说就要加强宗教活动各类信息的常规规范化,登记宗教活动的基础信息,分类存储,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常规活动和大型活动两大类,其中常规活动要具备规律性总结,重点是大型活动要明确参与人员、时间、内容、组织者等完备信息,越详细越好,避免疏漏。

现代化的宗教信息管理不能局限于仅有的信息登记,更应该有警钟平台的预警警示作用,实现对重要任务、重要节日的有针对性的安防布控,使得大平台系统真正服务于藏区寺庙治安管理。通过建设宗教工作基础数据库和宗教事务管理应用系统,有利于逐步实现宗教事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动态化; 通过网络收集宗教领域信息动态,及时掌握宗教热点,有利于提高应对宗教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2012 年底,四川、青海、甘肃三省藏区发生僧人自焚的极端事件后,宗教界通过网络主动发声,呼吁大家珍爱生命,扩大了正面信息传播面,有效地引导宗教网络舆论。

(三)推进信息共享 推进寺庙治安管理各部门联动

藏区寺庙治安管理的有成效了,藏区治安管理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寺庙的治安管理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结合现实情况、抓住工作重点、找准工作难点、密切联系群众,在各方支持、配合下,构筑藏区寺庙治安管理信息化建设网络。

1.信息基本要素统一化,创建打防一体的基础信息共享机制。

探索信息主导警务的新型警务工作模式,在公安各专业信息系统已经具有一定的信息积累与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在不同区域范围内建立横向联系的信息系统,大幅度提高公安基础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效率,解决区域信息共享与协同作战能力提升的问题。

根据这一构想,对实战部门一线民警提出新的工作要求,如基层民警通过寺庙重点关注人员的轨迹分析,确定相关活动信息后,一方面要多到将信息及时传递给本部门的系统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要及时联系其他政府的管理部门,实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实时联动,资源共享,维护大平台的数据全面性与完整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样来管理寺庙的治安,在信息化的前提下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信息基本形式电子化,创建虚实合一的基础信息共享机制。

公安工作中常常提到整合,但整合的前提是具备需要整合的材料或资源,将所有资源加以融合处理,达到所想要的目的或结论。但在公安治安管理中,由于有海量的数据,不可能把全部数据都拷贝到硬盘里来,所以公安治安管理工作最好的方法是虚拟整合。即针对需求给出一个虚拟的路径,告知获取资源的方法,对于需要查询的信息,指定进入相应的资源库;提供口令、账号,告诉你怎么进去、怎么查、能查什么。这个角度来说,就不再是单纯的实现不同平台间的数据共享,更是一个大平台框架下,分层级的资源共享,如一个具体僧侣的基本信息,不同部门基于不同的保密层级和工作需要就应该在口令允许的范围内,系统自动识别出可以展示的信息,而保密层级较高的信息就应该予以隐藏,也就是说级别较高的信息获取者就能够在其全县范围内掌握更多需要的信息,避免实体部门间的人员动态获取信息和电话获取,这样更利于信息的高速、准确传递,节约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3.信息更新维护常规化,创建准确实用的基础信息共享机制。

信息不会是一尘不变的,只有我们掌握的信息是准确的、可共享的、可深加工的,公安工作一体化才真正成为可能。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优势互补、错位建设、互联互通、服务实战的原则,积极推进集情报信息的收集汇总、整合处理、查询检索、预警发布、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动态调用于一体的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为侦察破案、形势分析、社会管理、领导决策等提供多方位、深层次、预警性的情报信息支持,提高情报信息对公安工作支持的主动性、及时性和科学规范性。寺庙治安管理数据的及时更新和系统维护对于高效管理藏区寺庙极为重要,改变不愿用信息数据的传统工作理念,真正实现公安治安管理工作的信息常态化。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实现寺庙治安管理平台系统化

1.培养信息平台人才,以人优化信息

只有实现业务、信息、数据资料三大处理流程的有机融合, 才能充分发挥治安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首先要明确融合是将信息处理和数据资料处理流程嵌入到业务流程中去,其次这一嵌入不应增加业务处理主体的工作量并能提高其工作效率。具体在藏区寺庙治安管理中来说,信息平台的构建就显得格外需要技术支持,因为藏区特殊的生活风俗习惯,其不习惯使用身份证,名字也不是按照我们汉族的习惯由姓和名来组成,这样就导致治安基础平台的构建很容易出现困难,寺庙的复杂宗教级别更是对公安民警提出新的工作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培养平台人才,既要有技术人才、又要有民族宗教人才,各方合力才能搭建出有实用价值的大数据平台。

2.打造信息应用人才,以人完善信息

信息化关键在人,有好的人才实现数据信息化,也要有信息化一是的公安民警将信息应用于工作中,因此必须打造信息应用人才,懂得在寺庙治安管理中积极运用信息化大数据平台,实现人来完善信息功能,大数据平台服务公安工作。

具体来说就是要强化培训,实现由“不会用”到“精通用”的转变。一是分层轮训、全警受训,以“轮值轮训”载体,分层次、分警种、分专业、分熟练程度,科学编排班次,设置不同的培训重点,增强针对性;二是以考促训、人人过关,制定严格的全员考试制度,对考试不及格的民警,利用双休日或晚上下班时间进行补训;三是以赛带训、积极进取,定期开展信息化应用技能比武竞赛,评选先进典型,激发广大民警进取精神;四是以案推训、增强实效,定期组织相关警种部门召开网上作战成果研讨会,通报辖区发案情况和治安动态,剖析利用信息化手段侦察破案的成功案例,交流切磋网上作战的经验做法。真正实现在最需要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的基层警力中大范围普及信息化,推进信息化。

3.塑造信息管理人才,以人利用信息

现如今,虽然信息管理还没有精确统一的定义,但综观各种信息管理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确的是,信息管理是一个围绕信息展开的对信息交流活动过程中所有要素进行计划、协调、控制,从而有效满足信息需求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数据信息处理及相关的信息技术,如信息收集、存储、检索等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及信息技术是信息管理的核心。它忽略“人”的主导因素,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忽略了组织中的人员头脑里的经历、经验、技巧、诀窍、体会、感悟等宝贵知识;另一方面缺乏对信息用户的需求研究,仅仅用系统内部的有限数据提供被动的情报产品服务。

公安机关在在享用信息化所带来的治安便捷同时,容易产生轻信数据、盲目依赖的心理,难以实现技术信息服务警务战略,难以使得大数据引领实战,使得前期部门辛苦的数据收集、整理、整合、共享不能发挥其效,所以必须培养管理人才,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实现对寺庙治安管理的情况分析、动态掌控、分析研判、长远指挥。

三、成果的学术价值、应用价值

在学术价值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民族区域自治和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的管理及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本课题应用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分析藏传佛教寺院的管理体制机制,从制度上研究包括由政府部门对寺院在宏观上的外部管理和作为社会团体政策上的管理与服务、寺院自身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佛协组织与寺管会的联系协调职能的发挥等方面,为建立藏传佛教寺院制度管理的长效机制做一些思考,具备理论意义。

在应用价值方面,本课题通过文献分析和实际调研,探索提出有利于藏区及其寺院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相关对策,借鉴国家有关民族宗教政策在藏区的实践,管理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从政府有关部门对藏传佛教寺院在政策上的宏观管理、佛协组组织和寺院民主管理委员会在具体事务上的协调和微观管理、藏传佛教寺院自身建设等方面,以及如何将藏传佛教寺院纳入藏区的公共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为藏区的发展、和谐、稳定服务,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藏区民族团结繁荣进步、宗教和顺服务,探索提出了建立藏传佛教寺院在制度管理的长效机制的初步对策和建议,具备应用价值。

四、成果的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藏区寺庙治安管理创新研究》已确定发表于《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本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探索寺庙管控路径,认清十四世达赖喇嘛集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实质》也在投。同时,本课题负责人携相关研究论文参与了学术研讨会,积极与专家学者交流,在实践单位进行论证,力求获得研究效果。

上一条:藏区警察工作-家庭冲突的调查研究 下一条:黔东南农村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研究

关闭

版权所有:四川社会治安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阳西路34号 邮编:646000 联系电话:0830-3113037